缺乏道德嚴肅性和心靈深度,是對富蘭克林最嚴重的指控。富蘭克林在生活和作品中,有時確實顯得缺乏忠誠、苦痛、詩意或靈性。1771年,富蘭克林寫給妹妹的一句話,充分顯現出這種得意自滿及缺乏熱情:「大體上,我很容易對眼前的世界感到滿足,覺得沒什麼好改變的。」



富蘭克林的宗教信仰選擇,尤其是早年,主要是看哪些教義有用,值得相信,而不是發自內心的真誠信仰。自然神論雖然有魅力,但他覺得不夠實用,所以他賦予它道德寓意,他不願花心思去探索恩典、救贖、耶穌的神性或其他沒有實際意義的問題。相對於那些自我深省的清教徒,富蘭克林可說是完全相反。他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天意何在,所以乾脆抱持一個簡單的信念:行善助人是服侍上帝的最好方法。

身為科學家,富蘭克林喜歡機械運作,對抽象理論或崇高的思想沒什麼興趣。他是卓越的實驗家及聰明的發明家,重視東西的實用性。然而他既不具備成為深奧理論家的性格,也沒有受過專業trivago 訂房訓練。

在富蘭克林用心投入的領域中,他的偉大來自於實用性,而非奧義或詩意。在科學上,他比較像愛迪生,而不是牛頓;在文學上,他比較像馬克吐溫,而不是莎士比亞;在哲學上,他比較像塞繆爾.詹森,而不是柏克萊;在政治上,他比較像伯克,而不是洛克。

(摘自本書P539)

(工商時報)

訂房trivago
DB17BC773063C193
arrow
arrow

    julieq6mn304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